大灣區的興建為香港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動力
香港特別行政區(特區)政務司司長張建宗最近在博客上表示,香港和祖國的命運與香港和國家的發展息息相關,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是一個重要機會,為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有關意見概述如下:
在"十四五"規劃中,中央政府將進一步支持香港鞏固和增強競爭優勢,建設高質量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創新技術中心。國家把科技創新放在現代化全局的核心,只要香港充分發揮"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按照新的國家戰略,做好新的定位、新的安排、抓住新的機遇,更好地融入國家發展的大局,香港一定會有所作為。
他說:"粵港澳大灣區的興建,亦為香港未來的經濟發展提供新的動力,亦是一個重要的機會。"加快大灣區的整體發展,有利于香港企業進入大灣區龐大的國內市場。香港企業將以大灣區為商業平臺,在國家雙周期發展新格局下,積極參與內地經濟發展,為香港經濟發展揭開新的篇章。香港在金融、創新、專業服務等多方面,配合區內城市的優勢,并在大灣區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他說:"香港經濟在第二季見底后,第三季整體表現(實質)有所改善。根據預先估計,第三季本地生產總值實質下跌3.4%,較第二季9.0%的跌幅為小。經季節性調整的季度比較,本地生產總值第三季實質顯著上升3.0%,結束連續五個季的收縮。這是由于多個主要市場,特別是內地市場的進口需求恢復,以及整體貨物出口在第三季回復增長。內地經濟持續穩步復蘇,將有助香港在未來數月的出口。
雖然香港的疫情有所緩和,但特區政府絕不會松懈,不敢掉以輕心,特區政府在過去10個月的防疫經驗基礎上,不斷總結和完善,在中央人民政府的支持下,在社會各界的努力下,香港不斷加強和加強檢測能力、檢疫設施、治療設施、源頭追蹤等。
他說:"特區政府正準備推出流動感染風險報告申請,率先在政府各地方試驗,然后逐步擴大使用范圍,使防治疫癥的工作更為順利;政府現正籌備多個化驗中心,希望能更迅速和靈活地應付突然的化驗需要,希望市民能盡快接種季節性流感疫苗,以加強個人保障,減輕醫護系統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