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無止境 與“網”同行——生物梅里埃與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簽署框架合作協議
11月5日,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正式召開。全球體外診斷領域領導者生物梅里埃首次亮相進博會并與國家衛生健康委合理用藥專家委員會(下稱“合理用藥專委會”)簽署發展建設框架合作協議。雙方將在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組織的學術交流、臨床微生物專業培訓、信息化建設等多個領域開展合作,不斷提升中國細菌耐藥監測技術水平和能力,助力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法國駐華大使Laurent BILI (羅梁)先生見證簽約儀式。
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設立的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China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Surveillance System,CARSS)始建于2005年,目前1435個成員單位覆蓋了全國31個省、直轄市和自治區,成為我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重要技術支撐。
生物梅里埃是一家專業從事病原微生物診斷產品研發與生產的企業,以“在全球范圍內應對感染性疾病”為使命,不斷促進國際公共衛生事業發展。
根據合作協議,生物梅里埃將積極支持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組織的各類國際、國內相關學術活動和學術交流,促進細菌耐藥監測和臨床微生物檢測技術水平的提升,同時為中青年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繼續教育提供更多支持,促進中國細菌耐藥監測后備人才隊伍的發展和壯大。
在具備顯著專業優勢的臨床微生物檢測領域,生物梅里埃也有望與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展開深度合作,根據監測工作的需求,不斷完善其產品結構,助力信息化建設和改造,為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用戶提供高質量檢測產品和優質服務,幫助用戶提升耐藥監測數據質量,提升臨床微生物專業技術人員在醫療機構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技術支撐體系中的地位和價值。
國家衛健委合理用藥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劉曉琳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中國細菌耐藥監測工作已取得顯著成效,但遏制細菌耐藥的工作任重道遠。今后我們在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技術支撐體系建設、專業人才培養教育、提升細菌耐藥監測數據質量等多領域還期待社會各界的廣泛支持與合作。相信此次合作將有助于雙方攜手應對日益嚴重的超級耐藥菌的威脅,進一步提升國內細菌耐藥監測水平,助力“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的全面實現。
中國抗菌藥物管理之路:成果豐碩 任重道遠
來自WHO的資料顯示,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遏制抗生素耐藥性的不斷增加,預計到2050年中國將有百萬人口的生命受到威脅,全球范圍內則可能導致每年上千萬人死亡,并影響到約3.5%的全球GDP。
為加強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遏制細菌耐藥,中國政府連續出臺了一系列措施。2012年,中國頒布了有著“史上最嚴限抗令”之稱的《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抗菌藥物使用受到嚴格管理;2016年,國家衛生計生委、發改委等14個部門聯合印發《遏制細菌耐藥國家行動計劃(2016-2020)》,進一步加強抗菌藥物應用管理;2019年,國家衛健委發布《關于持續做好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工作的通知》,進一步明確抗菌藥物管理首要責任人,監管力度不斷加強。
與此同時,積極引入先進技術與經驗,提升微生物實驗室發展水平,也成為提升中國耐藥監測能力的重要一環。
“耐藥監測工作的質量取決于臨床微生物實驗室日常工作的質量,臨床微生物從業人員需要更加有效、準確的工具來分離和培養可能的病原微生物、鑒定其種類,并確認其對于抗菌藥物的體外活性,這樣才能確保耐藥數據的準確,并協助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原北京醫院檢驗科張秀珍教授透露,“在做好日常耐藥監測工作的同時也需要善于總結和分析數據,并走向臨床,加強交流,服務于臨床。只有這樣臨床才能更好的理解耐藥監測工作的價值,并能理解耐藥監測數據,更加合理的使用抗菌藥物;當前,我們微生物實驗室發展迅速,但與臨床的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如在實驗室自動化和流程優化,新技術和新方法的使用,以及信息化建設等領域,上述領域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作為全球感染性疾病診斷領域的領軍企業,生物梅里埃始終堅持研發創新、快速、高效的診斷技術,促進合理使用抗生素,抑制全球耐藥并減少相關醫療支出。業務方面,生物梅里埃已經與160余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業務往來,在病原微生物鑒定、細菌耐藥監測、學術交流等方面擁有全球領先的專業技術與豐富經驗。
生物梅里埃大中華區總裁王皓峰先生表示:細菌耐藥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難題。生物梅里埃一直以來堅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發揮自身專業優勢,積極推動多方協作,在全球范圍內開展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以推動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遏制全球細菌耐藥形勢發展。期待此次與全國細菌耐藥監測網的深度合作取得圓滿成功,依托創新技術及理念,不斷提升國內細菌耐藥監測水平,加強相關領域人才培養,為中國耐藥菌防控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