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筆尖下的中國——著名書畫家高世久
高世久,男,山東省安丘市人,1950年2月生。幼承家教,習書作畫,其后幾十年如一日堅持筆耕墨耘,已發表論文20余篇,格言20余條,國畫作品上百幅。事跡、論文、國畫作品入編《中國大百科全書》、《中華名人格言》、《共和國嬌子》、《藝術大師與傳世名作》、《雄踞中國藝壇的書畫家》、《中國當代書畫藝術大師》等五十多部典集。國畫作品被許多單位和友人爭相收藏,其中多幅被美、韓、加拿大友人收藏,被世博會大熊貓館永久收藏,“神龍六順”獲國家外觀設計專利。部分作品制作成郵票、電話卡。被全國文化藝術人才職業資鑒評中心授予“國家一級美術家”稱號。現為:環球文化傳遞大使,中國文化藝術人才協會副主席,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民族藝術家協會終身名譽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ASIA)等職。
高世久作品欣賞
古今永傳繪丹青 獨樹一幟開新篇
記著名畫家高世久
文人畫是東方美學古今永傳的重要方式,如若畫里不駐文化,畫得再精湛也是畫匠,并非精彩。當代還有沒有文人可以把丹青傳承文化的價值擔在肩頭?觀賞著名畫家高世久先生的繪畫作品,會有丹青文化古今永傳的體驗,他用當代文人的深厚修養,可以創作富有文化格局的錦繪金畫!
高世久作品欣賞
畫如其人,修行是資糧!能不能畫出主流正宗的文人作品,文人的修養很重要。高世久先生自幼承襲家學,博覽群書,精研經典,習書作畫至今已是數十年的積淀。在繪畫之外,還有美術論著三十余篇,又有治世修身格言二十條得以傳頌!格言若有一條觸動人心,啟人智慧也是不俗的文化功勛,何況有二十條廣播人心!所以高世久先生繪畫實踐豐富,畫論深刻,人生智慧可以轉移成文學造詣,從各個方面考證,先生都可以成為當代文人的典范!既然是文人,作畫必有儒雅之品。看先生畫的蝦,畫的荷花,畫的牡丹,無一例外,都是因儒致雅的上上品。他畫蝦筆墨精神的表現力無以復加,獨用焦墨畫蝦,一反常態,這需要膽識,更需要獨樹一幟的新法度。
高世久作品欣賞
焦墨意沉,用來畫蝦,在一般人的心思里既是異想天開,沒有可能!但是高先生獨開法門,把焦墨調和的極有鋼打鐵鑄一般的質感,卻不枯澀,狀顯蒼潤!逸筆觸紙,融融而成,絕無呆板的感覺,也是飛儀多姿的形神兼備。再以鋒纖往來畫須、畫爪,骨法用筆的特征非常明顯,落筆鈞直,起筆痛快,焦墨寫意,從來不顯粗糙現象,細處里收拾得相當妥當!梳理一下畫史,自古至今,除先生之外沒有一人用鐵筆焦墨畫過蝦題!所以先生之畫蝦,借古開今,與白石的蝦畫相比,不缺趣味靈性,更是多了一份鐵筆龍蝦鑄精神的格局。小蝦題大格局,時代風范融丹青,九龍圖寓神州盛!
高世久作品欣賞
他的蝦畫與潑墨荷畫同作一體,有骨畫法與沒骨畫法相依相映,把蝦的靈與荷的禪融為一體,虛實相生,動靜烘托,不但有賞心悅目的觀賞性,也有雅飾廳堂的文化裝點效果,有這樣一幅荷池龍蝦掛在雅舍,可以讓空間的文化品位立增數倍!久觀耐品,文人畫的文化氣韻,總是撲面盈心,令人過目不忘記,蓬蓽生輝,修身益心!這就是先生的畫在專業圈大眾審美圈口碑皆顯不俗的重要原因。
高世久作品欣賞
他的畫可飾萬家屏障,自是文化弘揚的立世功勛!古今永傳繪丹青,獨樹一幟開新篇。高先生畫牡丹也有濃墨重彩繪華章的文人大格局,水墨五彩煥神,胭脂艷而不俗,花頭層次分明,枝葉也見鋼打鐵鑄。牡丹常見一枝望云天的空間圖式,花寓龍騰,艷而不俗,豐姿多神,華夏昌盛!用畫詠中華,先生最諳此道,所以獨家塑造,貴在主旨高格!凡屬大家,盡是這般丹青寫高遠的風范!
高世久作品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