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楷模·筆尖下的中國—著名書法篆刻藝術家王敬琦
印人王敬琦,別署:古燕閣,1945年出生于北京,書香世家,中共黨員。自幼酷愛書法,篆刻,磚刻藝術,數十年如一日,刀耕石叢,習研不輟,從師高閬仙先生,受到徐振鐸先生指教。
王敬琦作品欣賞
王敬琦現任:世界華僑華人聯合總會、藝委會(理事)、北京龍虎書畫研究會(顧問)等職務。其作品多次參與國際、國內大獎賽,并屢次獲獎,同時授予(國家文化交流貢獻獎)等金獎30余項,其它獎項60余項。授予:中國書畫藝術界拔尖人才稱號,全國首批文化和諧使者稱號,中華愛國藝術家稱號,新時代開拓者藝術家等20余項榮譽稱號,入編國家文化名人檔案,中國創新報道時代驕子大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世界藝術大師)中國三大家、印章作品收入中國國學大師藝術檔案等大典40余部,參加中央電視臺CCTV-4全國首屆篆刻超人大賽。
王敬琦作品欣賞
2008年奧組委授予(五福篆刻家),篆刻奧運會會徽被首都博物館收藏,第十八屆中國世紀大采風總結表彰大會, 暨CCTV年度盛典中被評為“中國當代德藝雙馨”藝術家。出席第十九屆中國世紀大采風總結表彰大會,作為“中國書法傳承藝術名家”參加本次頒獎。榮獲2020年第二屆全球影響力書法家(人氣獎)(篆刻金獎)。其書法、篆刻作品被國際、國內博物館等捐贈收藏,多次為國家領導人治印和接見,其作品在海內外有相當影響,受到國家內外文化界及大關注和高度評價,并授予許多殊榮。正所謂:心血為爐、熔鑄古今、鑒印刻鴣、引立新宗。
王敬琦作品欣賞
以大美之藝 創傳世之作
——著名篆刻書法藝術家王敬琦
經過幾十年的淬火礪練,王敬琦早已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篆刻語言體系,從規矩嚴謹的傳統入手,借鑒吳(吳昌碩)派與齊(齊白石)派創作風格的同時,創立了自己獨有的“雙鋒”刀法,并不事修飾,古樸自然且又鮮明地融入自己強烈的思想情感。
一橫一豎,他在與古文字的親密接觸中,體會到了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一撇一捺,在經年累月、樂此不疲的雕琢中,他也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安慰。
王敬琦作品欣賞
如果說對于書法與篆刻不舍晝夜地鉆研與實踐,只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藝術歷練的話,2008年殫精竭慮制作完成的2008方奧運作品,則應該是對王敬琦藝術創作實力的一次意義深遠的集中展示與檢閱。
最初創作2008方作品的設想,自然是為了表達全國人民期盼百年奧運的美好愿望與激動心情。對于這個體裁的把握,雖然王敬琦已胸有成竹,但是,無論磚刻、木刻還是石刻,一方不少的2008方印料,卻不是一件易事。現實又是,這所有的開支都要自籌,對于無分文退休收入的王敬琦來說,成了擋在眼前的一道難以跨越的門檻。盡管王敬琦的這一宏偉創作構想,受到了奧委會名譽主席何振梁的關注,并為他的創作提供了相應的素材和良好的建議。
為了節省資金,壓低成本,尋找適合刻印的材料,接下來的那些日子里,王敬琦把家庭中的每個成員都動員起來,又幾乎驚動了周邊的每一位親朋好友,讓他們四處幫他打聽和收羅制作所需材料,爾后,再一磚一石運回家,根據創作需要切割、打磨、雕刻,日復一日,不舍晝夜,為此他嘗盡了千般苦頭。
王敬琦作品欣賞
2008年奧運會開幕前夕,當王敬琦將凝結著他1200多個日夜心血的700米奧運長卷獻給奧組委時,在場的每位無不由之驚訝與感動,奧委會領導與相關專家給予了高度贊賞。隨后,在奧組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王敬琦被授予“五福篆刻家”稱號。
再后來的那些日子里,因為篆刻,王敬琦順理成章地榮獲了一項又一項大獎,由此也順理成章地被冠上了一個又一個金碧輝煌的頭銜。緊接著,雪片一樣飛來的榮譽證書和一封一封的邀請函接踵而至。但很多時候,王敬琦面對它的時候,也只能一笑了之。
王敬琦作品欣賞
他知道,他不是一個喜歡熱鬧的人。
眾聲喧嘩中,他尋求的是一份孤獨。
方寸之間,氣象萬千。